关注灵活就业人员 加强生育权益保障
随着灵活就业群体规模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生育保险相关事宜受到全社会关注。灵活就业人员就业不稳定,生育期间收入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将其纳入保障范围,有利于缓解其生育的后顾之忧,既能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基本生育权益,也有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覆盖。
激励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需求。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灵活就业人员主要包括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等,其收入来源不稳定、缴费压力大、对政策理解不充分,参保意识较低。生育状况、家庭经济负担以及对生育保障的期望是影响其参保意愿的重要因素。因此,可制定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的生育保险政策,确保其参保意愿得到有效激励。
完善灵活就业生育保险制度设计。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生育保险制度设计应体现灵活性和包容性。一是科学设置缴费基数。由于灵活就业人员收入差距大,建议设置多档缴费基数,以保障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均可参保。低收入群体可以选择较低的缴费档次,减少其经济压力。缴费基数可参考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最低缴费基数与最低工资挂钩。二是科学设置缴费方式。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不稳定,建议政策设计允许缴费中断后3个月内补缴,超期则需重新累计缴费年限。缴费方式应保持个人自缴,避免增加平台就业人员的负担。随着灵活就业形式的发展,未来可探索通过第三方平台缴费的可行性。三是科学合理设置待遇标准。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生育保险的待遇标准应与职工生育保险可保持一致,主要涵盖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和产后护理费用等,确保生育期间的基本保障。津贴发放条件可与城镇职工相同,发放金额依据缴费基数计算。
提升灵活就业生育保险参保率措施。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需要在宣传和服务优化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宣传与增强政策透明度。灵活就业人员普遍对生育保险政策的认知度较低,可通过短视频、漫画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政策内容。同时,社保部门可加强在线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简明的操作指南和在线问答服务,帮助灵活就业人员理解参保流程。二是简化服务流程。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无法像传统职工那样享受固定的参保和缴费时间。因此,社保服务系统应优化缴费和信息查询功能,简化转保手续,确保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参保情况,并进行相应调整。三是技术支持与数字化服务。通过推动数字化服务,使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不再受限于地点和时间。构建便捷的缴费系统,确保数据留存与个人缴费历史的追溯性,有助于增加其参保率。未来的社保体系需更加智能化,允许灵活就业人员通过随申办等手机APP完成缴费、查询和报销。
(华东政法大学沪育保障研究组)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08497509720408588/
(作者: 编辑:wh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