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

宣城市发改委:三个“聚焦”筑牢廉洁信用体系

发布时间:2025-09-17 14:04:59来源:网络

  近年来,市发改委持续把廉洁理念融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平台管理、流程管控、服务落地等全过程,以廉洁底色擦亮“信用宣城” 金字招牌,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廉洁信用” 新动能。

  聚焦信用信息共享应用,营造便捷政务环境。一是抓好政务诚信建设。廉洁是政务信用的核心基石,在市信用网站设立“政府部门违约失信投诉”专区,通过公开渠道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更以“阳光监督”防范政务履职中的推诿扯皮、违约失信等廉洁风险。截至目前,我市无相关政务失信记录。二是抓好数据归集上报。加强“双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公开公示)信息归集上报管理,将廉洁要求嵌入数据采集、审核、上报全环节,杜绝数据造假、漏报瞒报等行为,累计归集“双公示”信息105.5万条,上报率、合规率、及时率均达100%。三是抓好信用报告改革。深化自然人信用信息报告、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信用宣城”累计提供信用查询27.7万次,为企业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信用报告服务。

  聚焦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助力高效诚信环境。一是在事前监管环节: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重点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和审批替代型承诺,将信用承诺深度融入行政监管、审批服务、基层治理等领域,推动“承诺—践诺”全流程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已归集信用承诺及履约信息98万条,有效提升监管效能,优化政务服务体验。二是在事中监管环节:深化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推动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全市已在粮食经营、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物业服务、税务等20余个重点领域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向省信用平台归集并公示1.92万个行业信用评价结果,为精准监管提供数据支撑,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三是在事后监管环节:开展失信专项治理。持续深化严重失信主体专项治理行动,截至7月底,全市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市场主体占比降至0.11%,治理成效居全省第4位。累计办理11398条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让企业在“阳光修复”中重塑信用、健康发展。

  聚焦融资信用平台建设,打造优质融资环境。一是信用融资精准滴灌。以“廉洁融资” 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夯实清亲政商关系。推进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宣城)(市“信易贷”平台)功能升级,作为全市向金融机构集中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服务的“唯一出口”,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平台入驻24家金融机构推出115款金融产品,已为1.45万户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1466.85亿元,其中信用贷款428.59亿元,有效畅通资金直达实体经济。二是创新打造信用商圈。联合五部门打造“来宣城 放心游”信用商圈,构建以客观信用数据为核心的文旅经营主体评价模型,杜绝“关系评分”“人情授信”,推动信用评价更公正、融资服务更精准。截至目前,为9471户文旅经营主体发放贷款80.8亿元,助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作者:  编辑:wh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