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平阴县法学会打造“法学会+”融合新模式
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法学会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上级法学会部署要求,团结带领全县法学法律工作者主动破局、创新实践,构建“法学会+”多元融合工作体系,推动法学会工作与全县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为实现“六个跨越”、建设现代平阴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法学会+矛盾纠纷化解”,深化多元解纷的法治实践
平阴县法学会以构建基层治理法治化体系为目标,将法学力量嵌入矛盾化解全链条,助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优化会员结构,筑牢法治根基。平阴县法学会坚持“一线选才、专业强队”原则,重点吸纳政法基层骨干、村居法律顾问等实战型人才入会,推动会员队伍行业分布更均衡、专业层级更优化,年龄与知识结构持续升级。
依托站点阵地,源头化解矛盾。平阴县法学会聚焦中心工作需求,激活县、镇(街道)两级38个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功能,组织会员常态化驻点服务,提供普法教育、矛盾排查、非诉调解等全流程法律服务,以专业力量推动矛盾源头治理。
创新“会员之家”,搭建治理平台。平阴县法学会依托县级综治中心,整合法学会资源,打造集“会员沙龙、法治服务、法学研讨”于一体的“会员之家”,组建矛盾纠纷、未成年人保护、金融风险、家庭矛盾纠纷4个专项研讨小组,针对重点疑难、涉法涉诉信访案事件,通过“专家会诊”模式召集骨干力量研判分析,为调解工作与依法决策提供精准法律支撑。
“法学会+未成年人保护”,探索护“未”成长的法治路径
平阴县法学会聚焦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痛点,构建“触角延伸、机制联动、平台赋能”的全周期保护体系。
延伸法治触角,配齐护“未”力量。平阴县法学会为满足学校增派法治副校长的需求,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司法行政机关印发《关于补充加强我县中小学法治副校长的通知》,统筹团体会员骨干力量,筛选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且熟悉青少年特点的专业人才50余人充实县法治副校长人才库,按照每个学校至少3名法治副校长的要求配备。
建立联动机制,深化法治浸润。平阴县法学会结合“两个联系”会员服务活动,推行法学会团体会员联系学校机制,与学校结对共建,结合各学校实际,制定年度法治服务计划,提供定制化法治服务,通过法治课堂、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专题调研等方式,推动校园治理。
搭建交流平台,破解护“未”难题。平阴县法学会针对校园欺凌、网络沉迷等突出问题,创新举办“校长法治论坛”,采用“校情分享+会员点评”模式,促进政法学校联动,破解治理瓶颈。
“法学会+服务园区企业”,构建法治护航发展新机制
平阴县法学会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创新建设“法企会客厅”沟通载体,实现政法服务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精准响应需求,打造“靶向式”服务。平阴县法学会统筹法学会会员积极加入由组织部、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单位组建的护航工作队,以“实地走访+座谈+问卷”的形式,覆盖重点园区及16个招商引资项目,开展现场办公、座谈调研22次,共梳理合同合规、用工管理等7项法律需求。
畅通沟通渠道,实现“零距离”服务。平阴县法学会依托法学会会员之家,设立“法企会客厅”,统筹团体会员单位在每周三上午,根据“企业点单、会员接单”的模式建立“涉企问题快速响应机制”,通过“面对面”会商、“点对点”服务,及时了解企业涉法诉求,高效化解涉企矛盾纠纷,畅通政法机关与企业常态化、制度化的沟通渠道。
规范企业管理,助力企业“稳健运行”。县法学会组建9人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法学会会员‘五进五助’”活动58场次,组织参与“法治体检”50余次。整合全县72名法律服务人员,帮助企业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用工管理模式,从源头上防范风险隐患发生,依法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开设政法系统“平安美‘玫’”短视频栏目,以企业、群众听得进、看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做好政策解读、法治宣传教育,截至目前共发布24期,阅读量超30万人次。
(作者: 编辑:wh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