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公证“四个立足”打造共建共治诉源治理新格局
无锡公证行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抓手,立足四个方面努力提升公证参与预防化解矛盾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为完善公证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打造共建共治诉源治理新格局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是立足把握社会矛盾“新变化”,推动公证解纷理念转变。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准确把握群众对公平正义新需求矛盾的转移变化,进一步推动公证参与调解向前延伸拓展。树立“引领”理念。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满足人民群众公证法律服务需求放在第一位,推动行业党建向深入引领转变,发挥公证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共同参与社会治理达到共建共享的目的。树立“参与”理念。积极拓宽公证机构参与矛盾多元化解机制的范畴,从公证证明、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力、参与调解、送达、取证、保全等司法辅助事业,充分发挥公证制度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强化预防纠纷功能。树立“服务”理念。准确把握新时代公证法律服务工作的职责定位和面临的形势要求,坚持公证服务普惠性、公益性、及时性的功能定位,以“严、快、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强化公证质量、提高队伍素质,切实履行公证作为重要的预防性司法制度的职能。
二是立足构建多方联动“协作网”,促进公证解纷机制形成。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基层一线提供公证咨询、矛盾调解,主动参与分析研判,研究具体矛盾症结,帮助落实查证工作。公证提前介入,疏减金融诉源。无锡市锡城公证处突出公证赋能新定位,拓宽资源配置新渠道,组建赋强公证专业团队,在中国光大银行无锡分行设立全市首个“金融公证调解室”,确保金融业务对接的高效性和服务专业性。深化司法辅助,破解执行难题。无锡市梁溪公证处和锡城公证处持续深度参与司法辅助事务,派员入驻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梁溪区人民法院,辅助法院跨域执行,参与市两级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辅助工作。截至目前,共协助法院办理证据保全、提存、网络司法拍卖等司法辅助业务510余件。利用提存制度,保证刑事赔偿。江阴、宜兴市司法局分别联合属地检察院、公安局和法院出台《关于建立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的意见》,保障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赔偿权利,又防止被害人脱离实际、漫天要价,使得调解陷入僵局,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积极履行赔偿责任,争取宽大处理。自实施以来,共办结赔偿保证金提存公证14件,涉及金额达20余万元,有效化解刑事案件赔偿纠纷矛盾久拖不决。
三是立足公证赋强创新“快捷键”,发挥智慧公证解纷功能。以信息化为支撑,创新公证服务方式和服务产品,主动融入互联网经济,拓展电子证据存管等衍生型公证服务,充分发挥智慧公证的核心证明力。发挥公证强制执行效力,提前防范金融活动风险。进一步探索调解与公证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相结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率先在全省启动首家金融“小微快贷区块链+电子公证赋强项目”,打造了“金融赋活、公证赋强、科技赋能”的公证高质量参与金融商事调解新模式。今年以来,全市公证机构办理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2570件,涉及金融债权总额过亿。攻坚突破项目,推广校外非学科培训监管。为了防范“退费难”“卷款跑路”等教育培训领域多发的矛盾纠纷,无锡市江南公证处创新研发“公证+仲裁”校外非学科培训监管平台,利用公证提存的法律手段,保障培训预付款的资金安全,构建起校外培训良好生态。目前已成功监管资金1800万,成功服务600家培训机构,课程总数 5500门,获评全省十大优秀公证案例、2022年度中国公证十大典型案例提名奖、2021-2023年度江苏省法治建设创新项目奖。
四是立足用好群众路线“传家宝”,形成保障民生生动局面。突出需求导向和人本导向,融宗旨于服务之中,推动矛盾纠纷下沉解决、就地解决,助力诉源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强宗旨固基。常态化进驻无锡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持续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民生保障、风险防控、矛盾化解等治理事项“一站式”解决。强实践提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多措并举落实“减程序、减材料、减跑腿、减时限、减费用”五项便民利民服务,实现公证事项“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强宣传补短。结合办好民生实事等专项活动的纵深推进,加强公证调解、公证参与多元解纷的宣传,利用“微课堂”“微直播”“微案例”等形式“进村社”“进企业”“进工地”,开展法律咨询、上门公证服务、进网格讲座等公益服务,提升公证参与诉源治理的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
(作者: 编辑:jing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