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三举措提升律师公益服务质效
今年来,泗洪县司法局立足民生实际,积极引导律师参与公益服务,以“弘法暖阳”公益律师联盟建设为抓手,不断扩大服务领域、规范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着力提升律师公益服务质效,提升县域律师行业良好形象。
一是紧贴群众需求,精准制定服务清单。坚持“服务跟着需求走”目标,采用“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模式,多领域开展公益法律服务需求征集活动。线上,依托“泗洪普法”“爱泗洪”微信公众号和律师调度管理平台发布征集信息,全面铺开征集群众公益服务需求。征集期间,共收集到留言类意见76条,电话咨询类意见17件。线下,组织“法律明白人”、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调解员以及村居干部,进村入户深入走访老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制作调查问卷,通过聊天谈心方式,征询重点群众法律服务新需求。同时,组织律师成立走访组、信息组、研讨组,针对线上线下征集结果,充分发挥他们法律专业优势,分片区对需求进行分类量化,分发派送至相应的律师所和个人,确保群众需求及时得到回应。通过征集活动,新增公益法律服务项目2项,在原有公益服务清单的基础上增补完善意见3条。
二是创新活动载体,探索服务新途径。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律师行业围绕创新公益活动品牌载体、开拓公益品牌涵盖内容、加强公益品牌影响力建设三个方面,探索公益律师法律救助新途径。一方面创新成立全县首个公益律师联盟,将“组建律师联盟 帮扶困难弱势群体”纳入十大法治惠民实事项目,着力打造“弘法暖阳”公益律师联盟品牌,在全县律师行业中精挑细选53名热心于公益,能力强、效率高的律师担任“弘法暖阳”公益律师联盟成员,其中党员律师27人,占比达到51%,公职律师5人,公司律师3人,为老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精准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另一方面以规范公益服务为抓手,积极探索形成泗洪县公益法律服务新模式。在探索梳理公益服务清单的基础上,明确“弘法暖阳”公益律师联盟组织架构,将联盟分为秘书部、宣教部、维权部三个部门,以县律师调度管理平台为依托,将传统“单打独斗”“零散式”服务模式转变为“组团式”“精准化”服务形式,全面提升律师行业整体形象,增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强化制度保障,激发公益服务活力。搭建律师公益服务交流平台,建立常态化教育交流学习制度,采取“一对一”“传帮带”培养模式,安排律所主任、高级律师等名优律师担任青年律师的指导老师,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提升公益法律服务质效。出台《关于公职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事项的实施意见(试行)》,让公益活动行止有度,进退有序,有效保障律师参与公益活动的权益,提升参与公益活动的信心。及时修定《泗洪县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管理办法》,规范管理考核流程,要求每月服务有内容、有记录,确保对律师及律所年底考核有依据。坚持将参与公益法律服务作为评价律师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派参加各类重要培训及推荐各类先进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在公益法律服务中表现突出的律师。已开展各类公益法律服务200余场,开展公益法律服务交流学习8次,红色教育活动4场,捐款3余万元,受益群众达20000余人。
(作者: 编辑:jing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