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遂宁船山区:构建“三位一体”心灵生态系统 守护学生向阳成长

发布时间:2025-10-10 14:18:23来源:网络

  清晨,细雨初歇。遂宁市船山区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的门被轻轻推开,一名学生探进身来,轻声问道:“李老师,您现在有空吗?我想找您聊一会儿……”

  “当然有空,快来坐下慢慢说。”心理教师李梅微笑着递上一杯温水。窗外银杏树叶上的雨滴缓缓滑落,咨询室内却格外宁静温暖。这样的场景,已成为船山校园里一道寻常却动人的风景。

  近年来,遂宁市船山区以系统思维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构建“硬件支撑-师资培育-机制创新”三位一体的“心灵生态系统”,推动心理健康工作从被动干预向主动预防、从个别辅导拓展至全员覆盖,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起一道温暖而坚实的心理防线。

  筑实阵地:打造浸润式“心灵港湾”

  走进船山区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一条精心设计的走廊成为连接学习生活与内心世界的“缓冲带”。“情绪晴雨表”“目标船”“心愿树”“倾听树洞”等互动装置,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表达情绪、树立目标。往里走,情绪宣泄室、静心休息室、个别咨询室、团体辅导室等功能区一应俱全,共同构筑起一个专业、安全、温暖的“心灵港湾”。

  “我们不仅关注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更重视日常情绪的疏导与积极心理的培育。”中心办公室主任李梅介绍,这处面积200余平方米的空间,自今年4月成立以来,已成为全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枢纽平台,辐射带动全区心理育人工作提质增效。

  硬件是基础,覆盖是关键。船山区将心理中心建设与运行经费纳入区级教育预算,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目前,全区36所中小学校均已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形成全域贯通的心理服务网络。2025年以来,已完成7439名学生心理健康筛查,为11名需要重点关注的心理困难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并开展持续跟踪辅导。

  育强队伍:构建多维联动“护心网”

  专业师资是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船山区创新构建“1+3+N”心理工作模式:以1名区级心理教研员为核心,依托德育与心理发展学科中心组、区学生心理成长中心及家庭教育指导中心3大平台,辐射N所学校和师生。

  “面对学生的情绪波动或过激行为,教师首先要保持内在稳定,以平和的心态理性应对;同时,指导孩子用深呼吸、倾诉、运动等方式释放情绪……”在近期举办的心理健康教师暨班主任专题培训中,高升小学教师谢国玲对培训内容的适用性和启发性深有感触。这类培训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聚焦心理问题识别、积极心理学应用、危机干预等实战技能提升。

  与此同时,“师资能力跃升工程”稳步推进,通过与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起“理论研修+实践督导”双向培养机制。“预计每学期组织2期理论研修,并推动高校导师与区内教师‘一对一’结对。”李梅说。目前,中心13名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每人对接2至3所学校,确保专业支持直达一线。

  此外,各班级设立心理委员,经系统培训后成为朋辈支持的重要力量;师生心理志愿者团队积极开展团体辅导,今年已在永兴镇联盟学校开展3场志愿者活动,并在永兴镇小学为百余名五年级学生组织团体心理辅导,有效延伸了心理服务的触角。

  协同赋能:织密“家校社”共育生态网

  “以前总觉得孩子闹情绪是不听话,现在懂得了要先倾听、理解他们的感受。”盐关街小学五年级学生陈怡的母亲在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后,亲子关系悄然改善,“现在我们更像朋友了。”

  这一转变得益于船山区着力构建的“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盐关街小学探索的“OAO”(线上、线下融合)家长教育模式,通过家长开放日、主题讲座、家长进课堂等形式,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有机贯通,切实提升家庭教育素养。

  区域层面,船山区坚持从起点入手,每年秋季开学面向一年级新生家长开展专题培训,助力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理念。目前,全区已建家长学校83个、家委会47个,累计开展家庭教育授课12万人次,组织“家长助力”“云相聚,话成长”等线上线下活动180余场。

  社区支持网络同样不断夯实。与妇联、团委、卫健委、社区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有效运转,共同制定年度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凝聚育人合力。“船山教育”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出的心理专刊《心语心愿》,以朋辈心理漫画、心理微课等生动形式,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空间。

  尽管成效初显,挑战依然存在。“农村学校专职心理教师配备不足、专业力量相对薄弱等问题仍较突出。”船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坦言。面对城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船山区正积极筹备“校际结对帮扶计划”,致力推动资源流动与经验共享,让每个孩子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在同一片阳光下茁壮成长。

  从硬件升级到师资培育,从筛查干预到机制创新,船山区以系统化、专业化的探索,书写着一部“以心育心”的生动实践。在这片重视心灵滋养的土地上,更多温暖与力量正悄然注入青少年成长的年轮之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作者:  编辑:wh2021